全球每7部手機就有一部小米造,、培育出蛋白含量超過10%的玉米新品種,、搭建起人形機器人大工廠,、自主研發(fā)出人工心臟……這兩天,,代表通道、委員通道上傳來一個個科技創(chuàng)新的好消息,,成績不易,、令人振奮。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chuàng)新是必由之路?!?/strong>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科技創(chuàng)新擺在國家發(fā)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次用“必由之路”加以強調,。跟著總書記走好“必由之路”,,天眼巡空、嫦娥攬月,、“夢想者”深潛……科技工作者們用突破和行動,,寫下振奮人心的生動注腳。



春日漸暖,,芯片行業(yè)傳來喜訊:由武漢華工科技自主研發(fā)的全自動晶圓激光退火設備完成中試,,即將進行生產端的批量驗證。這標志著湖北“半導體”激光加工系列裝備實現了全流程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
激光退火是芯片晶圓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相關設備過去被國外企業(yè)長期壟斷。為此,,華工科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等上下游單位聯合攻關了3年,。“新設備加工效率比市面現有產品還提升了30%,,最核心的是,,這里面很多單元技術,我們可以自主可控了,,可以給產業(yè)鏈上的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華工科技半導體面板事業(yè)部市場總監(jiān)肖沖介紹,。

(圖:華工科技全自動晶圓激光退火設備)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7年前,中美貿易戰(zhàn)打響,,在芯片被“卡脖子”的重要關頭,,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武漢,,聽取有關芯片全流程智能化制造和加快國產化進程情況介紹。他叮囑大家,,“一些重大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攻堅克難”“要加快在芯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
如今,7年過去,,一批自主創(chuàng)新的突破性成果競相涌現:湖北存儲芯片世界領先,,8英寸芯片晶圓全球首發(fā),7納米高性能自動駕駛芯片填補國內空白……湖北芯片產業(yè)已形成涵蓋設計,、制造,、切割、檢測,、封裝,、材料、設備的完整產業(yè)鏈,。


2025年2月,,武漢光谷科學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建設的“中國地鏡”——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建筑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安裝調試,,沖刺6月驗收。
“它的壓力和溫度這兩個重要指標是國際領先的,,能像一臺大型CT機一樣透視施工活動給巖土體帶來的變化,。”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總工程師李小春介紹,,這一國家科技重器將推動深地領域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的突破,促進我們國家各個行業(yè)向深部拓展,,開拓新的領域,、新的賽道,。

(圖: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
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深入發(fā)展,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在國際科技競爭中的戰(zhàn)略地位更加凸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強調“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
把基礎的問題研究透,,湖北拓展基礎學科研究中心,,長周期穩(wěn)定支持數學,、物理、地學等領域自由探索,。打造世界一流大科學裝置集群,,8個大科學裝置拔節(jié)生長,4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0家湖北實驗室,、525家新型研發(fā)機構正發(fā)揮平臺優(yōu)勢,面向工業(yè)母機,、氫能等優(yōu)勢領域,,集聚技術、人才和資本,,推動實現更多“從0到1”的重大原創(chuàng)突破,。


2025新年開工第一天,湖北10款“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亮相,。他們中,,有可以負重10公斤的“勞動者”;有可以做“表情包”的“荊楚”,;有推倒可以站起來的“楚寶”,;有擁有靈巧雙手的“天問”。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人形機器人“從0到1”,,只花了7個月。通過院士領銜,,科學家,、工程師、供應商的產學研協同,,湖北完成了這場攻關賽跑,。
這些機器人也是總書記關注的。2024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考察,。考察中,,他走到人形機器人“勞動者1號”身旁,,詢問它的研發(fā)進度。

(圖:10款“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集中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注前沿技術,。早在2020年考察杭州城市大腦時,,他就明確指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是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今,,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方向: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智能產業(yè),,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新動能。
湖北正在追趕本輪科技革命浪潮,。算力方面,,武漢超算中心和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帶動形成千億規(guī)模的算力與大數據產業(yè)集群;制造領域,,機器人搭配5G智慧工廠遍地開花,;通行領域,智能網聯全無人駕駛汽車跑遍武漢大街小巷,,東風汽車參與武漢,、十堰、雄安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2025年,,湖北將強化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技術研發(fā),、以智能制造為重點的產業(yè)升級、以智慧城市為依托的智慧應用,,努力把湖北打造成全國數實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


2025年2月底,陽光無國界“數字能源課堂”在湖北工業(yè)大學舉行,,來自摩洛哥,、埃塞俄比亞、孟加拉國,、喀麥隆,、巴基斯坦等1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50余名來華留學生參加活動。
這是2024中非創(chuàng)新合作與發(fā)展論壇成果的延續(xù),。2024年11月論壇期間,,“數字能源課堂”面向非洲留學生首次開講,,針對非洲農村缺電的現狀,,提供光伏培訓和解決方案。活動獲得廣泛好評,,短短三個月時間,,來自莫桑比克、安哥拉,、馬拉維等非洲國家的相關企業(yè)來到湖北,,尋求進一步合作。下一步,,湖北工業(yè)大學也將參與商務部援建厄立特里亞農業(yè)項目,,提供光伏灌溉技術。

(圖:陽光無國界“數字能源課堂”培訓現場)
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推動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讓科技成果為更多人所及所享。
湖北鼓勵高校,、企業(yè)參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涌現了湖北種子漂洋過海,湖北橋走向世界,,湖北醫(yī)生三代援非等一批合作成果,、案例。除此之外,,湖北還積極為國際科技治理搭建平臺:中非創(chuàng)新合作中心落地湖北,,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由商務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首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航天合作論壇發(fā)布《武漢宣言》……湖北積極構建開放創(chuàng)新生態(tài),,為全球創(chuàng)新網絡貢獻更多湖北智慧,。
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
和產業(yè)變革已經拉開序幕,。
荊楚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與魄力,,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勇攀科技高峰,,
必將讓創(chuàng)新成為推動湖北
乃至全國發(fā)展的最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