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革命老區(qū),,當年曾是中共京北縣委重要根據地,。
“把歌揚,,把歌揚,,老百姓緊跟共產黨,穿好衣,,吃飽飯,,住新房,將來日子賽蜜糖,?!碑斈?,流傳在村里的一首大富水揚歌調,道出了人民群眾對共產黨的無比熱愛和對幸福生活的無比向往,。人口不多的村子,,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有10多位好兒郎,,血灑疆場,,馬革裹尸,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付出了生命,。
這里是宋河鎮(zhèn)飲用水保護地,,活水源頭,群眾親切的稱之為“幸福之源”,。
村子以泉水得名,。清康熙版《京山縣志》稱這里的泉為“京山七十二大名泉之首”;水質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鄂東地質大隊監(jiān)測鑒定,,認為水質清澈,,日出涌量大,各項理化指標完全符合飲用水標準,。在村里徜徉探訪,,您會驚奇的看到,泉流或在溪溝邊流淌,,或在田間地頭旁跳躍,,或在山腳下奔流,或在山之腰,、坡之巔歡笑,。
這就是被稱作“水韻悠揚、泉韻蕩漾”的宋河鎮(zhèn)四股泉村,。
四股甘露滋富水,,百里人家綻芳華,。在2022年人居環(huán)境整治中,,四股泉村系緊黨建紅紐帶,將美好環(huán)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貫穿全過程,,充分發(fā)揮村民,、企業(yè)、鄉(xiāng)賢的作用,,走出了獨具特色的“泉水甜,、青山秀、村莊美,、產業(yè)興,、群眾富”的鄉(xiāng)村發(fā)展之路,。
富水桃花源,魅力四股泉,。在全市第四季度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人居環(huán)境整治拉練評比中,,該村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產業(yè)支撐興鄉(xiāng)村
“這是良玉紅貓獅金魚,,曾榮獲中華金魚大賽特等獎,,目前市場價每條在2萬元以上?!痹谥腥A金魚四股泉保種基地,,良玉紅貓獅金魚品種培育人、有著荊楚“金魚之王”美稱的張良玉指著缸里的魚兒說,。
談到投資四股泉,,建設金魚繁育基地,并帶動農戶散養(yǎng),,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初衷,,年逾六旬的張良玉先生說,經多方考察,,看到四股泉山清水秀,,滿足高品質特色觀賞魚類繁育對水質和環(huán)境的要求,2022年,,將在安徽的基地逐步轉移到四股泉村,。目前,已投資近200萬元,,建成生活區(qū)和精養(yǎng)池等配套設施,,租賃村閑置多年的3畝多水面,引進20多個品種的金魚及錦鯉種苗,,在四股泉村繁育,,預計今年3月份即可繁殖第一批魚苗,將分發(fā)給村民散養(yǎng),,由基地回收銷售,。“金魚養(yǎng)殖勞動強度小,,對水面大小要求不高,,非常適合農村中老年勞動力養(yǎng)殖,目前有好幾戶村民希望在張先生的帶動下,,開展養(yǎng)殖,。”該村黨支部書記左世軍介紹說,。
落戶四股泉的京山禾潤,,依托優(yōu)質豐富的泉水資源,,從事鰻魚養(yǎng)殖。公司主要投資人,、閩籍客商林宗官介紹,,目前完成投資額8500萬元,流轉土地230畝,,從北美海地成功引進鰻魚苗200萬尾,。經過一年的飼養(yǎng),目前每尾平均重量在600克上下,,即將進入市場銷售,。“禾潤公司吸納四股泉及周邊村民近10人長期務工,,臨時用工在500個左右,,每年付給長期務工和臨時務工人員工資近50萬元?!绷肿诠偎阗~說,。家門口的務工和邊坡荒地的租賃,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的同時,,也增加了集體收入,,左世軍感慨地說。
為鞏固脫貧成果,,結合人居環(huán)境整治,,將10多畝撂荒多年、長滿荊棘雜灌的荒坡重新平整,,補充新的土層,,栽種黃花菜,交由6個脫貧戶管理經營,,以增加群眾收入,,預計每年每戶可取得約6000元的收益。村里準備待來年黃花菜分蘗分苗后,,適當擴大栽培,。此外,該村大力發(fā)展冷水田泉水稻種植,,鼓勵村民進行泉水米加工,,都給村民帶來增加了收入。
村里的老人記憶,,當年,王家吉,、彭友德率中共京北縣委在四股泉一帶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期間,,曾指著泉水盟誓,,等革命勝利以后,一定要讓這里的鄉(xiāng)親過上幸福的生活,。泉流經年,,青山作證,承諾不老,。今日四股泉,,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就是一幅充滿大富水寫意的“清明上河圖”,。
共同締造改舊顏
“村子建得這么美,,我們總不能拖后腿,讓自家陳舊的房子成為鄉(xiāng)親們的笑談,?!闭f起翻修房屋的初衷,出生于四股泉村的退休干部左其凌說,。由于長期在外地工作,,老屋多年無人居住,這次,,聽說村里開展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左其凌專程回家,主動對多年閑置的老房子予以翻修,。
在人居環(huán)境整治中,,四股泉村將“共同締造”理念貫穿始終。左世軍介紹說,,2022年,,該村先后共整治了4個居民點。每個居民點的整治,,事先都要召開林下會,、場院會、板凳會,、灣組夜話,,廣泛征集村民意見建議,將征集到的意見建議張榜公布,,接受村民監(jiān)督,。
村“兩委”干部龔揚軍回憶,以前村里做公益事業(yè),,要占點邊邊角角,,挖走一些零星樹木,村民動輒要求給多少補償,而這次,,卻沒有要一分錢,。龔揚軍總結說,這次搞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體現了4個“參與”,。一是群眾廣泛參與。村民自覺將房前屋后清理整理,,自覺在房前屋后種樹栽花植草,。二是村民理事會全程參與。他們對建設內容和工程質量現場嚴格把關,,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三是鄉(xiāng)賢積極參與。四股泉村在外成功人士,,聽說搞人居環(huán)境整治,,非常高興,他們經?;丶?,幫著出主意,想辦法,,更感人的是,,有的出資金,有的出綠化苗木,,有的捐路燈,,有的搞設計,都沒有要一分錢,。四是利用感情紐帶吸引革命前輩的后人主動參與,。比如京山建國初期首任縣長彭友德的孫子,先后幾次來到四股泉村,,走訪老人,,尋訪彭友德當年的足跡,還表示要爭取資金,,幫忙硬化四股泉村的“彭友德小道”,,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遙遠地方,,有個村莊,,令我遐想。泉流潺潺,,泠泠波光,;歡聲笑語,,四季花香;共同締造,,追逐夢想……”一位正在大學就讀的四股泉女孩用詩一般的文字,,贊美家鄉(xiāng)舊貌新顏,。
文化挖掘注靈魂
回顧歷史,,是為了迎接更好的未來。重溫革命前輩奮斗的足跡,,再次感受那段血雨腥風,、歷盡艱辛的旅程,耳邊仿佛又響起“共產黨,,辛勞為民族”那清脆悠揚的歌聲,,這歌聲給與人們不畏艱險、奮勇向前,,齊心協(xié)力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精神與力量,。
紅色文化不僅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革命象征,更是促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因此,,四股泉村發(fā)揮紅色文化優(yōu)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積極打造以紅色文化為靈魂的美麗鄉(xiāng)村,,為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在共同締造美好環(huán)境過程中,,四股泉村注重賡續(xù)紅色歷史,,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用紅色文化為村莊注入靈魂,。
走訪老人,話當年崢嶸歲月稠,。老人們回憶說村前的那棵大桑樹,,彭友德曾在樹下,向四股泉群眾宣傳革命道理,,鼓舞斗爭勇氣,,堅定必勝信念。因此群眾親切地稱此樹為“彭友德樹”,,將彭友德在四股泉走過的小路,,稱作“彭友德小道”。
搜集整理紅色記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陳少敏,,在宋河馬家沖、羅店丁家沖,,天王八字門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期間,,看到四股泉村山高林密,地勢偏僻,,周邊又有中共京北縣委領導人王家吉,、彭友德等人在此地堅持,群眾基礎好,,在四股泉村設立新五師左家畈野戰(zhàn)醫(yī)院,。當年,野戰(zhàn)醫(yī)院就在大桑樹周圍,,搭建簡易帳篷,,借用民房和祠堂展開就地救護。直至中原突圍,,野戰(zhàn)醫(yī)院才隨之撤離,。
在人居環(huán)境整治中,四股泉村注重紅色文化挖掘,,先后打造了“彭友德樹”“新五師左家畈野戰(zhàn)醫(yī)院舊址”,,重新搜集整理“四股泉革命烈士名錄”“中共地下黨四股泉黨支部情況介紹”等紅色歷史文化信息,或勒石刻碑,,或建立標識,,或懸掛村中。
回憶,,是為了喚醒和激勵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堅守,;銘記,是為了更好的前行,。當四股泉村烈士后人站在革命烈士名錄前,,有的肅立默哀,有的熱淚盈眶,,有的泣不成聲,,有的表示要接續(xù)奮斗、建設美好家園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四股泉將青山長在,泉水長流,,幸福長駐,,美麗長留。
“一泉澆人間,,千花繞泉邊,?;ㄩ_與花落,美景頌流年”,,這就是富水桃花源,,魅力四股泉今日的真實寫照。(陳紅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