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誤 區(qū) 太陽能板釋放有害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
真相: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太陽能板的核心技術基于光伏效應,通過半導體材料(如硅)直接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是非電離輻射,,與X射線、核輻射這類電離輻射完全不同,,不會損傷DNA,,也沒有致癌性。
即使在逆變器將直流電轉交流電時,,也只會產生極低水平的電磁輻射,,國家對光伏逆變器電磁兼容性有嚴格的標準,這些輻射的強度遠低于一般家用電器或通訊設備,。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的公眾磁場暴露限值為100μT(μT:?微特斯拉?的縮寫,,是磁感應強度的單位),而光伏系統在工作時產生的電磁輻射遠低于這個標準,,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總之,目前沒有任何權威研究表明太陽能板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事實上,,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能夠減少空氣污染,、改善環(huán)境質量,,對公共健康利大于弊。(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通 報 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通報67款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移動應用
詳情:據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通報,,依據《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按照《中央網信辦、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關于開展2025年個人信息保護系列專項行動的公告》要求,經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檢測,,67款移動應用存在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情況,,現通報如下。
1,、在App首次運行時未通過彈窗等明顯方式提示用戶閱讀隱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規(guī)則,;以默認選擇同意隱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戶同意;個人信息處理者在處理個人信息前,,未以顯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語言真實,、準確、完整地向個人告知個人信息處理者的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個人信息的保存期限等。涉及11款移動應用,。
2,、隱私政策未逐一列出App(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碼、插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圍等。涉及35款移動應用,。
3,、個人信息處理者向其他個人信息處理者提供其處理的個人信息的,未向個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和個人信息的種類,,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App客戶端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包括通過客戶端嵌入的第三方代碼,、插件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未做匿名化處理。涉及23款移動應用,。
4、App未在征得用戶同意后開始收集個人信息或打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涉及10款移動應用,。
5、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刪除個人信息及注銷用戶賬號功能,;雖提供了更正、刪除個人信息及注銷用戶賬號功能,,但未及時響應用戶相應操作,,需人工處理的,未在承諾時限內完成核查和處理,。涉及7款移動應用,。
6、投訴,、舉報未在承諾時限內受理并處理,;個人信息處理者未建立便捷的個人行使權利的申請受理和處理機制,。涉及9款移動應用。
7,、未向用戶提供撤回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的途徑,、方式;基于個人同意處理個人信息的,,個人有權撤回其同意,,個人信息處理者未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涉及49款移動應用,。
8,、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信息推送、商業(yè)營銷,,未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未向個人提供便捷的拒絕方式。涉及4款移動應用,。
9,、處理敏感個人信息未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個人信息處理者處理敏感個人信息的,,未向個人告知處理敏感個人信息的必要性以及對個人權益的影響,。涉及5款移動應用。
10,、個人信息處理者處理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未制定專門的個人信息處理規(guī)則;收集未成年人信息未取得監(jiān)護人單獨同意,。涉及3款移動應用,。
11、個人信息處理者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的,,未向個人告知境外接收方的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個人信息的種類以及個人向境外接收方行使本法規(guī)定權利的方式和程序等事項,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涉及1款移動應用,。
12、未采取相應的加密,、去標識化等安全技術措施,。涉及10款移動應用。(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
詳情